沈阳师范大学·好书荐读

站内搜索
联系我们

如果您对好书角有任何意见或建议,欢迎与我们联系。

好书角由图书馆负责建设与维护,联系方式:86592565(胡老师)。

信息详情

2018年6月14日《唐诗宋词解:诗为心声,词乃情物》

正文

25233901-1_w_3.jpg

图书信息

作 者:李劼

出版社:上海三联书店

书号:I207.2/206

馆藏地:三楼图书借阅区


内容简介        

  拿掉《红楼梦》,中国文化的一双眼睛就没有了;拿掉唐诗宋词,中国文化的一张美丽面孔就没有了;拿掉先秦诸子,中国文化就不成立了。今天,剥落什么,就重生什么,中国的思想文化资源需重新整合。

  重返唐诗宋词,一言以蔽之:诗为心声,词乃情物。

  诗言者,心声也,自《诗经》始。唐诗最为可观之处,就在于如何从初唐气壮如牛的言志,演变成晚唐温柔婉约的抒情。无情,则无词。北宋之词,情盛,所以有如水草丰茂;南宋之词,两安之后,日渐枯萎。一部《人间词话》,最令人感慨的致命伤在于,不知词为情物。

  就唐诗宋词阅读的审美观念之改观而言,本著只是开了个小小的口子。雾霾尚未清除,世人还须努力。(封面图画:元代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局部)


作者简介:             

  有人说李劼是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异数,有人说是洪荒之音,甚至你无须认同他的具体观点,但又无法回避他的出现而造成的刺激。李劼说,倘若说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始自北宋,那么其轨迹的大致标画便是,从柳永到曹雪芹。从审美情趣上说,柳永词作乃是《红楼梦》的一个预告。

  李劼,作家,思想文化学者,文艺评论家;本名陆伟民,生于上海,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,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。1998年赴美,现居纽约。80年代至今,发表大量文章,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《个性·自我·创造》,专著五卷本《李劼思想文化文集》,《中国文化冷风景》、《百年风雨》、《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:论〈红楼梦〉》,《木心论》等;以及历史小说《吴越春秋》、《商周春秋》、《汉末党锢之谜》,长篇小说《丽娃河》、《上海往事》、《星河流转》等。


媒体评论 

【高尔泰】—— 一个和梁启超、王国维、陈寅恪同一量级的学者,正在向我们走来。

【邵燕祥】——可称得上是“集束手榴弹”,对于我这样无论什么书都只愿随便翻翻的读者,因他不矫揉造作,故我乐于倾听。

【刘再复】——这个被称为中国文学界的“马拉多纳”,已不是竞技场上横冲直撞的明星,而是一个敢于突破各种语言防线但又能深入思索的思想者了。他的才气不再四处横溢,而是集中在对故国古代文化精华的重新发现与重新阐释之上。

【丁东】——外人有所不知,一些在中国学术界产生影响的问题,都是他率先提出来的。比如八十年代在文学界产生很大冲击的“重写文学史”和九十年代波及整个中国知识界的“重建人文精神”讨论。他提出了问题,又由于某些原因退出了讨论。但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: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。我觉得,这同样适用于评价李劼的贡献。如果说,正派、本份的学者,都是训练有素的骏马良驹,那么,李劼就是一匹无拘无束的野马。